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有趣的经济学前沿——冲突与战争的经济学根源

2021-06-04 来源:

        我们都爱好和平,但冲突和战争仍不可避免。有数据统计,20世纪的后五十年,全球一共发生了127起内战,导致了约1600万人的丧生。可能大家也都知道,这么多的内战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非洲国家,这样一个原本发展就落后,人民比较贫穷的大陆。为什么非洲这么容易发生内战呢?或者我们问得更宽泛一点,为什么会出现内战呢?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用和谐的方式处理嘛,为什么会升级到武力冲突?我想,关于战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来解释战争的根源。今天我们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也来分析一下战争这个现象,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战争和冲突。
有趣的经济学前沿——冲突与战争的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对战争的解释其实是非常直白的。甚至可以说,和社会学、政治学他们复杂的理论相比,经济学的解释略显苍白。因为在经济学家看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在比较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时代,每当一个王朝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农民起义。这些农民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庄稼不去种,而是要揭竿而起去打仗呢?社会学的解释可能是当时的皇帝比较昏庸,要么横征暴敛,要么荒淫无度;社会上的权贵又大搞土地兼并,腐败横行,搞得农民失去土地,无法生存,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和现象,放到经济学的解释里就一句话:农民选择起义的机会成本就是老老实实继续当农民,因为各种原因,农民无法好好种田,老老实实当农民这个机会成本越来越小,所以农民就可以选择起义了。好理解吗?要是不去打仗,农民还可以种田,这就是机会成本。现在种田种不了了,没有机会成本了,那就选择打仗。

        这个经济学的解释并不复杂,甚至在很多其他领域的学者看来,有点肤浅和搞笑,但它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性做了解释。除了机会成本这个解释以外,经济学对战争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资源掠夺”理论。好的资源大家都想据为己有,在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发生冲突的时候,战争也就容易发生了。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解释力的。你比如说我们常常听说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当地的居民为了抢夺金矿就会发生冲突。古代匈奴部落为了争夺一片好的水草也常常大打出手。这些都是为了争夺资源而发生的冲突。

        在这样两个对战争进行解释的基本经济学理论驱使下,还真的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寻找实证证据来支持这两个理论。只不过,绝大部分这些努力最后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你比如说假如我们想研究“机会成本”这个理论到底靠不靠谱,应该怎么衡量一个人去打仗的机会成本呢?可以考虑拿这个人的收入水平当机会成本衡量。不去打仗正常生活工作可以得到的收入,当然就是打仗的机会成本。对农民也一样,种出的庄稼也是农民的收入,也是农民起义的机会成本。当一个地区平均收入下降,也就是机会成本下降的时候,这个地区是否更容易爆发冲突和内战呢?在过去的很多研究里,大家并没有发现一致的结论。有的研究找到了支持的证据,也有研究没有找到支持的结论。为什么呢?我们还并不能说“机会成本”这个理论是无效的,因为除了考虑机会成本,发动冲突和战争的人还要考虑通过战争能得到多大的战利品。古代战争给了我们大量这样的例子:陈胜吴广被逼无奈选择起义,他们是因为机会成本太小;李渊原本是唐国公,安禄山原为东平郡王,起兵造反的机会成本那么大,为什么他们还要发动战争呢?因为赢了战争就能当皇帝,战利品太诱人。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发动战争,是要权衡机会成本和战争收益的。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家的收入都下降的时候,发生冲突和内战的机会成本是下降了,不过能够通过战争获得的收益也下降了。你想呀,废了老鼻子劲,把隔壁村打赢了,结果发现隔壁村也很穷,都抢不到什么东西,那还打个什么劲呢?这就是为什么古时候坚壁清野往往能够降低敌人攻打自己的欲望,打下来的如果是一座空城,还有什么打的必要呢?

        另外,收入下降可能激发人们发生冲突的欲望,但发生冲突也会导致生产受损,收入下降。也就是说从经济学分析数据和因果关系的角度讲,收入水平和发生战争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甚至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某些第三方因素既导致了收入下降,又导致发生了战争,你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的皇帝横征暴敛的例子。这在经济学数据分析里叫omitted variable,它也会影响我们直接分析收入下降是否导致战争发生这个问题。既然我们想到了这些数据分析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想一些办法,把这些问题控制一下,然后再看是否会找到支持“机会成本”理论的证据。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所作的工作。

        这篇文章研究的是发生在非洲的内战和冲突。对于非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农业是他们的经济根本,因此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就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就是他们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机会成本。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这篇文章先把非洲的地理进行了研究和归类,把非洲划分为“产粮区”和“非产粮区”。因为所谓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显然只对产粮区有意义。然后,这篇文章又对每一次战争的性质进行了甄别: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占据土地或者说农田,还是为了抢别的什么东西,比如说直接抢粮食。为什么要做这个区别呢?这就和战利品有关系了。以占据土地为目的的战争,战利品当然就是土地了。土地的价值取决于什么呢?在农业社会,这当然取决于上面能种出多少庄稼。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土地的价值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特别大,因为这块土地一旦据为己有,未来可以一直种庄稼。我们可以把未来每一次土地的收成看成土地这块资产的分红,那么土地的价值就是未来所有分红的折现价值。因此,当前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只影响一期分红的价值,不会影响未来分红的价值,所以我们说农产品价格的短期内变化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不大。换句话说,假如农产品价格下跌了,农民的收入下降了,他们发动战争的机会成本下降了,而另一方面土地价值不会等比例下降,甚至不受太大影响,因此战利品的价值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们预测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以占据土地为目的的战争会增加(机会成本下降,战利品价值不变)。而对于以抢粮食为目的的战争,结果就刚好相反了。以抢粮食为目的的战争,战利品是粮食。农产品价格下降显然会导致这个战利品的价值下降,大家抢粮食的动机也就会下降。因此我们预测,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虽然发动战争的机会成本下降了,但以抢粮食为目的的战争会减少,因为战利品的价值也下降了。

有趣的经济学前沿——冲突与战争的经济学根源

非洲发生的不同原因的战争密度热点图(来源:参考文后批注之论文)

        这个思路很新奇吧?通过复杂的数据处理很分析,这篇文章还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证据。农产品价格上涨1个标准差,以占据土地为目的的冲突发生概率下降15%,而以抢粮食为目的的冲突发生概率增加17%。这个发现本身支持了战争的“机会成本”理论,还补充了战利品价值的影响这个渠道,而且还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之前的研究发现收入变化对引发战争影响不大(因为以占据土地为目的战争下降,以抢粮食为目的的战争增加,所以总的战争数量可能没什么变化,但如果区分战争目的,这个结论反而更加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分析这么个问题,这篇文章找了好多关于非洲战争的数据,可谓煞费苦心。既要搞清楚战争的性质和目的,又要搞清楚非洲的地理环境(产粮区),还要对非洲当地的其他宏观的微观的经济情况进行摸底,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得到在计量经济学看起来比较合理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让这篇文章发表在JPE上面,值了。其实之前我还看过一篇文章也是关于战争的经济学根源的,那篇文章的研究结论也非常有意思。它以发生在哥伦比亚的战争和冲突为研究样本。他发现如果石油价格上涨,哥伦比亚产油区发生冲突的概率会增加;而如果咖啡价格上涨,哥伦比亚产咖啡的地区发生冲突的概率会下降。一开始我很迷惑,同样是价格上涨,为什么导致的结果不一样呢?结合我们刚才对战争机会成本和战利品价值的分析,大家猜猜他的解释是什么?看了他的解释,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一声:强大。欢迎大家来讨论,一起解释解释看。

参考文献:

McGuirk, E., and Burke, M., 2020, "The Economic Origin of Conflict in Af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28, No. 10, Page 3940~3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