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1》之六:预期管理评价

2021-02-04 来源:

         预期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加强对公众的信息沟通,对公众预期形成引导,从而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预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强调通过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来引导预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常规货币政策空间被大幅压缩,预期管理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美国等国家采用了前瞻性指引手段以加强预期管理。由此,预期管理成为了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对预期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提出“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提高调控的科学性”。与美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预期管理主要应用于货币政策不同,中国预期管理的应用不局限于货币政策,范畴更加宽泛,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本报告主要从两个维度对2020年中国的预期管理进行系统研究:一是基于预期管理主流理论,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主要做法进行评价。

  一、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评价及其改进方向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包含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指引两个方面。政策透明度主要是目标信息透明度、经济信息透明度、决策信息透明度和操作信息透明度。前瞻性指引主要是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明确指引。

  第一,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2020年整体较好,但仍有改善空间。

  就目标信息透明度而言,一般是要求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单一性,如果是多目标则需要明确设定优先目标。中国货币政策锚定的目标较多,2020年一直将“稳增长”置于首位,体现了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的积极立场,符合在多目标中确立优先目标的原则。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上半年力度较大的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出于“防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回归常态化的步伐偏快,与公众的沟通有所不足,这一点可以进一步改善。

  就经济信息透明度而言,2020年央行对未来经济和政策的定性表述更为明确。比如,央行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开设专栏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和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分析”,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等多个维度分析了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使得公众了解了央行对于疫情影响的估计和判断,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市场更理性地认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就决策信息透明度而言,有关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公布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较好的决策信息透明度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提高对未来政策趋势和经济状况的预测准确度,有利于加强预期管理。目前,中国在有关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方面公布得较为有限,未来可以进一步改进。

  就操作信息透明度而言,2020年,央行增加了对货币政策热点问题的解答,对新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式、特点和实施意图进行了说明,这一举措提高了操作信息的透明度。比如,2020年6月1日,央行通过发布《货币政策热点问答之一: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文章对新创立的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解释。

  第二,前瞻性指引方面,2020年有较大改进,一定程度上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

  疫情冲击下央行通过多种渠道提前沟通疫情下的货币政策应对。此外,央行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开始增加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引导和沟通。比如,2020年2月7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发言表示,预计2月20日LPR利率大概率下调,MLF利率也会相应下调,这有效地引导了市场对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市场利率的预期。尽管如此,目前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数量型和价格型中介目标前瞻性指引均有所缺失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效果,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本报告提出未来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三个改进方向。一是,强化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实践原则。预期管理是要通过合理与透明的方式使公众自主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需要遵循充分性、前瞻性、及时性、可信性与规律性五点原则。二是,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在多重目标下寻求更高的目标信息透明度。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当前疫情冲击的特殊影响,中国货币政策锚定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等多重目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通过实行阶梯目标制或者区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等方法,兼顾多目标下的目标信息透明度。三是,畅通预期管理传导渠道。一方面,要释放足够充分的信息,进一步强化对宏观政策运行指标与经济预测数据的完善。另一方面,要建立足够通畅的传播渠道。比如,进一步完善央行的官网建设,同步更新货币政策信息;适当增加新闻发布会频率,积极引导媒体和舆论导向等。

  二、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成功实践

  与国外预期管理主要应用于货币政策不同,中国预期管理的范畴更为宽泛,在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均有所体现。虽然预期管理方式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区别,但同样发挥着引导与稳定公众预期的重要作用,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具体而言,中国特色预期管理包含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维度的预期管理。

  就短期而言,每年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两会”,发布全年经济运行的前瞻性指标以及宏观政策的预期定位,在稳定公众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20年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政府工作报告仅是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并将维持就业稳定设为“六稳”和“六保”工作的首要目标,充分体现了宏观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立场,较好地稳定了公众预期,在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中期而言,定期制定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政策导向,使公众更加明晰经济发展路径,增强了公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五年规划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五年规划描绘经济发展蓝图,明确经济发展任务,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共设定了33项指标的目标值,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个大类,并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要任务,使各界对于2016—202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明确了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如何开局,较好地引导了公众预期。

  就长期而言,通过战略性地规划部署“三步走”战略、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与中国实际情况,前瞻性地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有效地发挥了前瞻性指引的重要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相应地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路径十分符合“三步走”的规划,从而有效地锚定了公众的预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大首次从两个阶段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进行了战略安排。从2020到2035年设为第一个阶段,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设为第二个阶段,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又对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进行了细化,明确提出了“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发展目标,以上战略性规划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总体而言,中国的预期管理与国外一般意义上的预期管理有所差异,一是在范畴上,国外预期管理主要聚焦于货币政策,中国则将预期管理应用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在时效上,国外预期管理主要是与短期的货币政策操作相配合,对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虽然有所兼顾,但不是核心。中国的预期管理则是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的预期管理有机结合。下一步,中国应进一步融合国外理论经验与中国国情,保持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优越性,并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从而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

  (作者:郭豫媚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刘哲希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陈彦斌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核心成员)

  注: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陈彦斌教授团队撰写的《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1》之分报告六《预期管理评价》的部分核心内容,完整版本的报告即将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1》在持续5年的报告基础上,在“大宏观”和“三策合一”视角下,结合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国情,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 “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中国宏观政策进行系统评价。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基础研究,该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不仅有助于倡导问题导向的宏观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发现宏观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有待改进之处,从而更好地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等重要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