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行业动态 | 采暖季煤价将保持稳中有跌 煤电矛盾仍难根治

2017-11-14 10:23:18 来源:

煤炭价格的涨跌关乎亿万家庭和单位的切身利益,采暖季来临,煤炭消耗在大量增加,煤炭价格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下旬全国煤炭价格数据中,热值5000大卡以上(包括50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整体上较上期略有下跌。例如,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为580.0元/吨,较上期下跌3.1元/吨,跌幅为0.5%。

同时,进入11月的第一周,动力煤价格仍稳中有跌。商务部最新数据监测显示:上周(10月30日至11月5日)煤炭整体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3%,其中动力煤为595元/吨,下降了0.2%。

一般而言,在采暖季煤炭价格本应该是维持在高位,然而在这一段时间,煤炭价格不涨反跌,着实令人意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刑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仅从供求关系上来看,采暖季到来,煤炭需求量增大,煤炭价格可能会大幅提升。近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采暖季,煤炭价格依然低位震荡,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的显现。

从供给方面看,山西煤矿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内蒙古、陕西部分停产矿井也将陆续恢复生产,供给增加对煤价继续施压。从下游需求方面来看,在需求下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沿海电厂纷纷保持观望,对市场煤采购压低还盘价格。

宏观调控效果显现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张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煤价过快上涨。而10月份以来,煤价回落,一方面受国家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供求影响。

然而,刑雷对记者表示,近期国家在煤炭方面的宏观调控,尤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稳定煤炭价格的政策,是导致近期煤炭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宏观政策在稳定煤炭价格方面的效应凸显。

据相关媒体报道,9月煤炭市场在淡季再度攀升。9月中旬,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报692元/吨,创造了本年度新高。据此情形,分析人士也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国内动力煤极有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由此也致使一些煤贩子囤煤。

为保证煤炭市场秩序,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部署做好煤炭市场价格巡查工作,严厉打击煤炭行业哄抬价格和价格垄断行为。

事实上,针对煤炭乱涨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已多次明确表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对经营者恶意囤积以及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最高罚款提高到50万元,对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罚款提高到100万元。

卓创资讯无烟煤分析师刘树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每年秋冬时节,受供求影响,煤价都有可能上涨,而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会在秋冬时节发布有关通知,主要目的是为避免煤炭价格不合理上涨。

另外,记者观察到,大秦线秋季集中检修已经于10月25日展开,计划维修22天。检修开始后,每天中午检修三个小时,大秦线日均发运量由正常情况下的124万吨下降至110万吨,尤其是刚刚检修的头一周,太原路局需要适应新的进车计划,发运量下降较多,仅秦皇岛港日均进车就由正常情况下的7700车降至6600车。恶劣天气过后,港口运输恢复,秦港日发运量增加至60万吨,煤炭调进低于调出,促使秦港存煤出现下降。

“一定程度上,本次发改委的‘令行禁止’,对于供暖季来临前抑制煤价上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刑雷说道,供暖季即将来临,一般情况下煤炭价格都会有所上浮;加上大秦线的检修,这本身属于是市场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炭的库存量,却并不会对下游需求有影响。然而,近来煤价一直在走低,可以认为是最近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有关稳定煤价的宏观政策所致。

预测:采暖季煤价稳中有跌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下旬以来,主要产地煤炭出矿价格出现松动,消息显示,陕西地区煤价领跌,且跌幅较大,神木凉水井煤矿自10月30日起末煤价格再次下调20元/吨至450元/吨;内蒙古和山西地区需求较为稳定,煤炭的出矿价格已经陆续“止涨”,部分区域的煤价已经出现下跌走势,比如山西晋北地区整体动力煤价格稳中有降,但铁路计划供应较紧张。数据显示,在201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期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1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指数连续四期下降,累计跌幅5元/吨。

同时,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延续稳中下跌的态势。一方面,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而受国家发改委将进行价格巡查等政策影响,港口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提升。另一方面,大秦线检修,秦皇岛港口存煤有所回落,但目前存煤量仍高出去年同期存量,同时,下游电厂需求不断减弱,电厂库存处于安全水平,并不急于补充库存。

另外,鉴于“长协”动力煤价格调整和合同供应的时间窗口临近,这对动力煤价格形成压迫。事实上,10月下旬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运行,已经接近了“长协”动力煤价格月度调整的时间窗口。

需要指出的是,11月份的“年度长协”动力煤价格将面临小幅下调;同时,11月份的“年度长协”动力煤购销合同指标即将进入兑现周期,发电企业必然优先采购“年度长协”动力煤,相应减少现货动力煤的采购需求。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采暖季煤炭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但是,鉴于近期有消息称,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应偏紧,价格纷纷上涨,有分析人士也认为,或许进口煤对我国国内煤价产生一定影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煤炭市场不会受大秦线检修的影响,虽然大秦线检修会造成运输量的下降,但是一方面运输量减少幅度较小,另一方面煤炭储备量充足,随着后期主产地先进产能的不断释放,加上11月份煤价下跌较为明显,在供暖季到来之际,煤炭市场受此影响不大。

“煤炭价格在未来一两个月内会保持稳中下跌的趋势,且煤企不会随意涨价。”刑雷表示,受发改委的严格监管,加上今年进口煤的通关政策,我国煤价并不会受国际影响太大。

2018煤电长协谈判启动

临近年末,随着煤电长协合同谈判的启动,10月底各大煤炭集团新一轮价格政策即将发布,新一轮煤电博弈也将再次开始。据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拟于11月中下旬举办2018年全国煤炭交易会,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及相关产业发展形势,聚焦201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鼓励供运需企业集中开展衔接和中长期合同签订。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发改委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此次煤炭中长期合同信用数据的采集对象主要为全国产能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的煤炭企业及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采集数据内容主要为2017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同时对煤炭企业产能产量、去产能情况和煤炭库存数据一并采集。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煤价一直处于高位,煤电矛盾较为尖锐,煤企大幅盈利的同时,电企却因成本过高陷入亏损。发改委对煤企履行合同的信用数据采集,有助于引导煤炭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完善,也有助于监督去产能工作的执行。临近年底,2018年煤炭贸易长协合同谈判启动,政策导向降低并稳定煤价意图明显。

事实上,国庆节前,在神华、中煤等央企带头作用下,全国22家煤炭企业纷纷表示,从10月1日开始主动降价10元/吨。10月13日,山煤集团决定从10月16日开始再度下调铁路电煤销售价格10元/吨。大型煤企降价示范对稳定市场走势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有消息称,在相关政策的监督下,大型煤企的年度长协价格或下调。对此,林伯强表示,虽然煤炭价格下跌,但是煤电矛盾并不会得到根本解决,只能是不断趋于完善。

“促成煤电长协合同签订并不难,关键在于煤电双方能否找到更合理的定价方式,以提高长协合同的执行率。”刑雷说道。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