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行业新闻

“湖北经验”领跑碳交易市场

2018-11-22 来源:

   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随之,试点地区相继启动碳交易市场,于2014年年底前全部启动。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市场期待已久的“这只靴子”终于落地。


  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相对来说耳熟能详,碳交易市场是怎么一回事呢?自“诞生”便佩戴光环的它有何魅力?新鲜却又陌生的它为何会是世界著名《自然》杂志评选的“2017年值得期待的11个科学事件”之一?在全国碳市场启动近一年之际,期货日报记者走进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了解碳交易的建设之路。

  [1]

  碳交易助力节能减排

  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碳排放对于社会各界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对此,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杲向期货日报记者阐述道:“相对于政府强制减排甚至是拉闸限电来实现节能减排,碳交易则是采用市场化机制,在总量限定的情况下,调控每个企业的排放水平。企业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时,碳排放边际成本较低的企业将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其富余的碳排放配额可通过交易获得经济收益。相反,碳排放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面对减排,可以选择购买碳排放配额而不必投入超出社会平均减排成本的代价完成政府减排任务。”

  “这一市场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和社会减排成本过高的问题。”张杲补充道。同时,记者了解到,交易中心自2014年4月2日开市以来,在市场建设、培育,金融创新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三年多的运营,一个运行有效、价格平稳、功能全面、服务领先、特点突出的碳交易市场已初步形成,各项主要交易指标均居于全国首位。

  张杲向记者表示:“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市场参与者和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可,充分验证了市场化机制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带动产业绿色升级的可行途径。”

  要兑现更高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国除了使用行政手段,碳排放交易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同时,记者发现,通过市场这个“第三只手”来节能减排,交易中心的潜心摸索使其走在了前列,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是碳交易各项指标持续领先,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截至2018年9月底,湖北二级市场累计成交3.21亿吨,交易总额74.14亿元,占比均超过全国的60%,日均成交量额、连续交易天数、市场参与人数等指标也均居全国首位。市场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湖北省内控排企业排放总量明显下降,2014年至2017年间每年的同比排放量分别下降3.1%、6.1%和2.04%,连续三年履约率100%。”张杲告诉记者。

  “二是碳金融创新领先全国,首创低碳精准扶贫模式。一方面,交易中心充分挖掘市场的融资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交易中心先后与多家银行签署了1200亿元的碳金融授信、累计吸引了5支1.2亿元碳基金入市,并率先开展碳资产托管和碳质押贷款业务,累计规模分别达390万吨和15.4亿元。此外,碳保险、碳现货远期、碳众筹等业务也均属全国首创。另一方面,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基于碳市场的生态扶贫模式,推动128个农林类项目开发,其中农村户用沼气项目53个,预计每年可为贫困地区增收近千万元。”张杲进一步说道。

  花若盛开蜂自来,多项指标的领先,多项金融创新的先行,让“湖北模式”获得了广泛关注。据张杲介绍,2016年,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中心在湖北揭牌。短短两年来,交易中心的能力建设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交易中心先后受邀为10余个省市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培训会40余场,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参训学员覆盖15个国家、7大排放行业,能力建设工作迈向规范化、规模化。

  除张杲所说外,记者发现,随着湖北碳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中美气候领袖峰会、全球C40峰会、气候大会等国际会议多次出现交易中心的身影。通过分享中国碳市场经验,“全球碳市场看中国”这一理念已成为业界共识。

  [2]

  体制创新打开突破口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交易中心在试点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完善解决的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省利用碳市场可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功能性,以建立完善的顶层制度为着力点,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张杲向记者道出了“湖北经验”。

  对于记者追问“湖北经验”的心路历程,张杲阐述道:“一方面从政府层面,明确主管部门职责,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变微观强制为宏观控制,给予企业减排或购买配额的自主权;设立专业的登记结算、交易和核查等运营机构,规范市场运行,防范市场风险;建立技术专家委员会等政策支撑团队,提供专业指导,降低行政决策的管理风险;组织制定碳配额分配方案、市场监管和排放核查等一整套政策体系,通过制度保障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从交易市场层面,通过创新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发挥碳交易配额的资产属性。发现有效的碳价格,指导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通过碳金融创新引导资金流向碳市场,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入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为企业提供减排资金。”

  通过了解“湖北经验”的体制机制创新发现,这样既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了“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市场负责自发运行”的体系,又形成了市场对政府制度体系设计的验证和纠偏机制,促进了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设计的良性互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3]

  制度体系护航交易市场

  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后,若想为市场的平稳运行保驾,完善的制度体系设计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湖北经验”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张杲告诉记者:“注重市场主体抓大放小。纳入交易的企业主体是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6万吨标煤及以上的中国工业企业。湖北省试点尽管纳入门槛较高、企业数量较少,但覆盖的碳排放比重较大,这不仅可以大幅缩减管理费用,还有助于控制可能的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

  张杲进一步说:“注重配额分配灵活可控。湖北充分考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需要,在政府预留总量中预留出配额用于拍卖,开市前初次拍卖了200万吨用于价格发现;初始配额分配整体偏紧,在2009—2011年平均排放量的基础上乘以0.9192进行了调整,是七个试点平台中配额分配最紧的;湖北配额采用‘一年一分配,一年一清算’制度,对未经交易的配额采取收回注销的方式,防止因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配额分配过多或过低导致市场暴涨或暴跌。”

  在制定风险调控措施方面,张杲说,首先将配额总量的8%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预留,用于市场调控;其次是在交易规则中设置多条风险控制措施,如对涨跌幅、日议价区间等进行限制,避免市场风险等。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北省尚未动用政府预留配额进行调控,这印证了可通过较完善的碳交易制度体系和交易中心的风险调控措施维持碳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得到了体现。

  当下,一提及风险问题,人人都避之不及,甚至部分交易平台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但记者发现,湖北碳市场仍表现出较好的流动性。张杲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交易中心注重信息公开规范透明。湖北碳市场建立了规范、透明的市场信息公开机制。包括公开管理办法、配额分配方案、交易规则及各类创新业务实施细则,公开市场配额存量、增量、减量等各类市场交易数据,公开中介会员机构备案信息等。市场活跃的流动性也正体现了市场主体对市场规范管理的信心。”

  [4]

  机制设计激发企业“活性”

  众所周知,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都是“老大难”,如何通过碳交易市场来调动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呢?张杲表示,“湖北经验”注重市场化减排和价格发现机制设计,激励企业自主减排。

  目前,碳市场纳入的主体基本都是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和造纸等高耗能和高排放企业。张杲说,湖北碳市场通过总量控制、碳价格等减排机制设计,形成了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市场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一是总量控制实现倒逼企业减排。根据经济发展速度、节能减排下降目标等因素设定碳市场排放总量,进一步分解到行业和企业,对企业的碳排放形成刚性约束,倒逼企业进行减排,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连续三年控排企业交易参与率、履约率均为100%。二是通过价格发现形成市场激励机制,并降低减排成本。一方面,基于市场充足的流动性,企业可以卖出配额获取经济收益,实现减排激励。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比较碳价格和自身减排成本,做出购买配额或进行减排的决策,从而带来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降低。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获益达数亿元,充分调动了企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

  通过稳定的市场流动性和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逐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激励机制,“湖北经验”给节能减排举措注入了新的血液。

  [5]

  开辟精准扶贫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记者了解到,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交易中心正不断探索碳市场的“精准扶贫”模式。“一大批贫困地区的农林自愿减排项目得以开发,并通过碳市场交易获益。2015至2017年,湖北省贫困地区的农林类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已累计成交71万吨,为农民增收1016万元;针对湖北林业系统、农村能源系统还进行了4次、300余人的项目开发培训;推动农林类项目开发达到128个,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农村沼气减排项目达53个,居全国首位,预计每年将带来近千万元的经济收益。另外,还推动通山县开发了全国首个竹子造林碳汇项目,为森林保护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张杲告诉记者。

  此外,张杲还表示:“为引领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降低生活中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创新自愿碳交易模式,引导培育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湖北省启动了‘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建设工作,通过‘政府策划与引导、企业研发与运营、市民体验与消费’的方式将市民衣、食、住、行等绿色生活方式产生的减排成效进行量化和货币化,可以兑换低碳产品、公共服务、社会公益和个人碳中和,从而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参与、共享共赢的动态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居民低碳消费的参与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公益性。目前,该项目代表湖北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从5000多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三名。”

  智慧之术,凡有才者皆可仿效之;智慧之道,非有心者不能为之。湖北碳市场经过这几年来的不断研究探索,正开辟出一条基于碳市场的“精准扶贫”新思路。

  [6]

  三方面铸就“湖北经验”

  成功的道路注定不平坦,“湖北经验”的背后是不断试错、不断创新。在摸索期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交易中心有哪些心得可供业界人士参考呢?张杲总结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多渠道突破建设难。一是结合党建理论学习,提高政府认识。通过省委党校开设碳市场、碳金融课程,将碳交易理论和市场体系基础知识普及到县处级干部层面。二是争取政府支持,提高企业认识。通过国资、发改等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主办的形式,提高企业对碳交易的重视程度,集中或分区域对控排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能力培训。三是聚焦农林项目,提高项目开发能力。通过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合作,分领域对CCER项目业主进行碳资产开发培训,提升业主CCER项目开发能力。四积极宣传引导,提高公众认识。通过平面和网络媒体,宣传碳市场政策、功能和信息。引导公众逐步知晓、熟悉、参与碳市场。

  第二个方面,多手段解决企业参与难题。一是通过政策控制成本,减少企业后顾之忧。湖北在碳交易管理办法中制定“天花板”条款,将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成本锁定在20万吨或初始配额20%以内,使企业履约成本可预测、可控制,消除企业对增产及履约成本的顾虑。二是通过碳金融创新引导,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碳金融业务的推广,受到了控排企业的积极评价,释放出碳资产是有价优质资产的市场信号,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市场。三是通过处罚机制约束,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对未履约企业除罚款外,湖北碳市场还将扣罚下期配额、纳入碳排放黑名单,并将履约情况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个方面,多方式保证市场平稳运行。一是建立政策灵活机制。湖北配额采用“一年一分配,一年一清算”制度,能够及时调整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建立市场调整机制。对未经交易的配额收回注销,确保市场供需平衡。三是建立政府入市机制。将政府预留配额和政府配额拍卖资金设立市场风险调控基金,适时入市调整市场供需关系,防止因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配额分配过多或过低导致市场暴涨或暴跌,维护市场稳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