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专家视野

蔡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特征

2015-01-07 来源:中物联 科技信息部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时隔6个月,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再次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作了系统阐述。在新常态发展模式下,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要运用新思维,发现新特点、新变化,牢牢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基本走势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增速的换挡。自2012年开始,我国GDP增速持续稳定地运行在7%-8%之间,说明经济增速已经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运行区间。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幅比2013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特别是三季度同比增长7.3%,创下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1.2012-2014GDP累计增速走势图
从数据来看,7.4%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速延续上半年的平稳走势,我国经济仍保持在新常态下的合理增长区间。三季度增速可能会成为全年低点。四季度经济增长具备实现企稳回升的基础。先行指标显示,制造业PMI6月份开始稳定在51%左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稳定在54%左右的较高水平,经济运行有望继续平稳;临近年底,节日需求和政策推动将带动消费稳中回升;出口呈现逐季回升态势,四季度有望继续改善;基础建设投资对稳增长的贡献将持续显现。预期全年经济增长不会过多偏离政策目标,增速继续保持在7.4%左右。
对于2015年的经济形势判断,社会上有不同的讨论。达成共识的是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发展阶段。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7%的增长速度。有的观点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排除回落到7%以下的可能;有的观点认为经济仍具备继续回升的基础,宏观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过程仍在进行之中,经济增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不会出现快速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仍会稳定在7%左右。
从宏观政策基础看,新常态下,随着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逐步确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再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增长,而是力图保证经济运行在可控的区间范围内,实现能够保就业和稳物价的经济增长。政策设计更为科学,从原来单纯追求需求管理向加强供给侧管理转变,弥补政策短板,既有利于现实发展,又着眼长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都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仍会以微刺激和定向发力为主,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货币政策将以定向宽松为主基调,通过定向的结构调整,使货币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为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提供动力。财政政策则以优化结构支出为主,为企业创新、设备投资等减税,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立足于市场,寻找和发现未来为发展方向。
新常态下,继续推进基础建设投资是2015年的主要聚焦点。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世界各国在转型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已近饱和,投资空间很小。而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却蕴涵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实现稳增长,又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和治理。另一方面,铁路及地下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以铁路为例,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相近,但美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而我国仅为10万公里,意味着我国铁路基础建设仍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城市棚户区改造也是政府重点扶植的领域,有望在2015年继续发力。
增强服务领域的供给,促进消费升级是2015年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支点。随着新兴消费热点的不断涌现,居民消费将由传统的餐饮和购物扩展至包括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新兴服务领域,这也是国务院提出促进消费的重点领域。服务供给的扩大有利于释放潜在需求,实现消费升级,提升消费对经济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开放战略,有望拉动未来基础建设和制造业的出口。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的释放、消费升级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开放策略的实施将成为2015年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但考虑到在新常态运行趋势下,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再单纯追求速度的增长,政策力度仍会以微刺激和定向调控为主。宏观经济增速可能还会有所放缓,但将保持在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在能够实现就业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前提下,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影响不会太大。
从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仍会处于增速趋缓的发展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淘汰过剩产能尚处在关键时刻,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还在培育过程中。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还将会有所减弱。从投资来看,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积累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相关行业的投资也处于过剩状态,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在弱化。包括房地产调整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从出口看,虽然今年出口增速呈现逐季趋好态势,但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回调。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一些主要经济体开始再工业化,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减弱。因此,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会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未来三到五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现逐步放缓趋势。但考虑到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会有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望持续趋稳,经济增速下滑的速度将渐趋平缓。缓中趋稳将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针对于经济增速趋缓,第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就是要平稳。经济增速放缓要建立在平稳适度的基础之上。
经济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规律性现象。但要避免断崖式回落,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从国际经验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之后,各个国家经济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且经济增速很难维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
然而,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出现了回落,但由于宏观调控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增速的换挡趋于稳定,并未出现一些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快速回落。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连续23年的高增长,年均增速9.7%,但其后增速出现了快速下滑,约下降一半。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之后,增速开始回落,但回落速度保持平稳,特别是自2012年持续稳定在7%-8%之间。
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在经济增长保持平稳适度的基础上,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价格、就业、区域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从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看,与经济增速放缓相伴随的是价格和就业的稳定、区域发展的融合,以及对资源消耗的改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也有所提升。
2014年前三季度,CPI上涨2.1%,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5%的涨幅,价格整体呈现温和上涨。经济保持适度增长,价格保持合理区间。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趋势图
2014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多增16万,提前完成就业目标任务。就业的稳定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的体现。第三产业在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2013年第三产业每百亿元产值吸纳就业人数达11.3万人,高于第二产业的9.28万人。这也是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就业状况仍趋于稳定的主要原因。
 
3.历年新增就业趋势图
2014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显示经济运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减少。而政府最新推出的六大重大消费领域均集中在第三产业,充分考虑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
区域发展的融合体现在东、中、西部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率先进行了结构调整,而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得到发挥。
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第三个基本要求是经济增速放缓要为结构调整创造空间。当经济增长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时,没有必要出台刺激性政策,而要留出空间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近几年,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一方面体现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达到46.7%,2013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伴随比重的提高,第三产业增速延续2012年以来的领先优势,继续超过第二产业。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9%,高出第二产业0.5个百分点。
 
4.二、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趋势图
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业领域内部结构的优化。工业领域增速回落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有色、化工等受产能过剩影响较大的基础原材料行业。而与基础建设投资相关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要高于2013年同期。反映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仍延续较快增长趋势。
 
5.20141-9月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单位%
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着眼点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保持适度平稳增长的同时,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未来经济发展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宏观调控必须要牢牢把握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和着眼点。增速换档仅仅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表现之一。在增速换挡的背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将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以及创新驱动的突破期。这种新三期叠加是经济新常态的典型标志和深层内涵。
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旨在通过结构调整,重构经济发展新的平台与基础,以保证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新常态环境下,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调结构。如果还是沿用过去那种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已经过剩的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中凸显的矛盾就很难解决。需要充分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所带来的就业与通胀压力。更为关键的是结构调整不仅仅局限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更要注重通过定向加法补齐诸如产业短板、投资短板、消费短板、区域短板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短板,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重构经济发展新的平台,打好稳增长的宏观基础,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适度区间。
从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看,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随着政府对服务业扶植力度的不断加大,服务业发展速度会逐步加快,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预计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未来几年年均增幅在1个百分点以上,2020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会升至53%左右。服务业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为吸纳更多的社会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服务业的不断升级也将释放更多的潜在需求空间,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旨在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速度型向质量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常态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在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传统的通过规模扩张获取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也就水落石出。这就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升级,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效益。其最根本特征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过去增长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建立在质量升级的基础之上的。新的发展模式要实现在生产、生活、流通、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全面升级,最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空间,实现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的共赢式增长。
创新驱动的突破期旨在通过创新驱动,逐步培育出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相伴而行的是发展动力的转变。即由过去的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常情况下,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人力、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产出也会随之而增加。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上述三种要素的继续投入,带来的是收益的递减和诸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此时,就必须以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减缓或阻止收益递减,使相同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和财富。通过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也应把握适度原则,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比例会造成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的过度依赖,容易形成实体经济增长的空心化、虚拟化和劳动生产率的降低。我们认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保持在60%的水平较为合理。因此,从当前全球市场格局看,我国经济在转型期间,我们向资本密集型市场转型的空间已经很小。经济增长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产业转型,实现增长方式的突破。特别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制造业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仍不能忽略,创新驱动更要注重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持。这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因为科技发展的本质就是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各种要素的产出率,依靠科技创新创造出更多领域的有效需求,挖掘出更多地潜在财富。在此基础上,推动包括体制、结构、人力资源和分配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这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升级为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