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 来源:互联网周刊
主持人:曹洪,博士,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专家委专家,中国信息协会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供应链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和物联网应用推广工作,具备丰富的传统企业供应链信息化工作经验。
以交易平台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今天,出现了线上供应链集成创新的热点,在线供应链平台、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创新等渐成热词。尤其大型企业集团和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纷纷加入电商行列,围绕提升我国工业企业、制造业和特定行业供应链竞争力的电子商务集成创新渐入高潮。2013年也是供应链电子商务(或称在线供应链平台)发展的元年,电子商务和传统企业的融合重新唤醒了传统企业强烈的供应链竞争意识。本次论坛通过电子商务数据和业态的变迁,共同探讨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策略和电子商务法律环境的经济价值。
第一部分:从数据和业态两个维度,看电子商务创新实践的发展轨迹。反思一些问题。
一、媒体数据汇总和特点,主要依托公开化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
1.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
2.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 B2C 超过6500亿,增长率超过68%;而C2C 增长率为30%,逐年降低,商户退出率达到17%,预计2-3年内,B2C将超过C2C。
3.电商总额中,中小企业B2B规模占比51.7%,规模以上企业B2B占比26.2%, 网络零售占比退居18.6%,在线旅游2.3%,O2O占比1.2%。
4.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5亿,被移动互联网平台绑定的庞大用户群,标志着新型互联网人口红利诞生。
5.电商跨界、互联网金融、O2O、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线上供应链、跨界、颠覆、融合、创新成为公众媒体流行词。
二、数据补充
1.2013年,社会生产总值大约56万亿, 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金(超越美国3.53万亿),传统企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
2.为展示56万亿产值的行业分布,用2013年电商发达地区国税税负统计表向大家展示国民经济95大类行业(包括互联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税负情况,也直观展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传统产业中广阔的应用空间。从中可以发现,B2B 尤其具备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希望在这两组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审视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三、数据背后业态变化的启示
1.95大类行业中,很多行业和企业早已从线下向线上延伸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与营销体系,并不断探索新的竞争模式,但如此大体量的经济体转型信息和数据,似乎并没有纳入媒体公开数据的统计范畴。政策和法律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必须谨慎对待公开数据和数据背后的实际业态。
2.传统企业从线下走向线上,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转型和痛苦的变革过程,对传统企业来说,从线下走向线上,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化,更不是简单的交易电商化。
3.95大类行业的两化融合战略、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其根本的目标是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整个企业和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其战略意义十分巨大,但触及面十分庞杂,因此,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新经济的监管模式,有力的保护和促进传统企业顺利向新经济转型,具备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电商业态变迁的启示
1.B2B已成电商主角,B2C也成网络零售主流,其中自营平台成为B2C主流,电商业态从商品交易,向金融、旅游和其他服务业转型,电商跨界寻找新的盈利点.但电商真正的跨界,是跨回实体经济健全自己的供应链。这对传统企业而言是一场新的挑战,互联网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必然打劫传统企业的市场,抢不了你的主业,就抢夺你的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互联网企业切入任何领域,随后必然向该领域供应链的上下游发展!
2.所有电商平台都在后台向供应链延伸自己的力量,这是电商获得销售规模后的必然选择!
3.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5亿,人被移动互联网平台高度协同,社交网络普及,新型人口红利诞生,但互联网面临巨大的信息安全挑战,斯诺登事件就是佐证。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用户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财产权益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4.2014年除了颠覆、垮界成高频词外,供应链融资,线上供应链平台成热词,暗示了2014年也许是电子商务全面向第一、二、三产业渗透的元年,揭示了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期来临。
5.电商业态的发展变化说明: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依然是供应链的竞争!电商和传统企业的竞争也如此。仅靠交易环节的虚拟化竞争并不能保证电商盈利,只有健全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健康发展,由此可以推断两化融合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竞争的必然结局。
6.2013年在国内产生八个精彩的供应链创新案例,超越了交易型电商平台的局限,呈现了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殊途同归,决战供应链创新的特点。
小米模式:粉丝饥渴营销+C2B预售+快速供应链响应+“零库存”策略
阿里巴巴:社会化平台供应链整合模式
海尔:C2B+DIY定制+扁平化敏捷制造+开放供应链服务平台模式
一达通:海外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典型模式
上品折扣:打造全渠道模式下的O2O供应链服务模式
顺丰优选:生鲜、农产品直供供应链模式的标杆
海底捞:餐饮连锁供应链平台化模式
汽车之家:潜在的新型汽车供应链渠道平台
此外,国际化大型企业的众多精彩绝伦的供应链电子商务案例,也向我们展示了,当今世界经济早已进入了全球一体化的供应链竞争时代,同时,新技术也为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竞争战略提供了必要条件,创新的支撑环境一片光明,移动互联网带来人的高度协同,物联网也会带来物的高度协同,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兴未艾。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遭遇了最好的时代,这将是一个人联网、物联网、金联网的三网合一时代,也是信息化普惠传统企业、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时代。
可以期待,拥有资源优势的大型工业企业、制造业、大宗商品流通企业将率先获得后发优势,但传统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特色,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思维,打造符合自己需要的新型供应链竞争体系,展开百花齐放的在线供应链集成创新局面,才能在新经济领域屹立不败之地!
一般意义上来说,国际先进企业的线上供应链实践表明,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将诞生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四大特点:
1.产生线上增值服务供应链;
2.大数据成为行业价值增长点;
3.线上供应链平台化和全新生态环境聚集;
4.出现新的金融增值空间,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成为可能。
面对电子商务大潮,传统企业唯一要做的是普及和坚定供应链竞争意识!
第二部分: 电子商务政策和法律环境的经济价值分析
一、从税务数据揭示B2B隐忧
2013年底,运输物流等行业营改增后,电商所涉及的领域基本涵盖在统一的国税征管体系内了!分析一下2013年电商最发达地区一般纳税人(排除小额纳税人)国民经济大类税负统计表。可以发现其中总共95个大类,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诸多领域。
看到这些真实的实际数据,可以获得几点体会:
1.95大类行业,分布在社会生产总值56万亿所涉及的各个行业里,目前B2B 总额为8.2万亿,放在56万亿盘子里来看,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这些行业多数可以接纳供应链电子商务创新,供应链电子商务的空间巨大。
2.这些行业的经济体量十分巨大,其数据变化,地方政府、税务、工商、海关等部门会十分敏感,强力监管会如影随形,冲突和制衡随时会爆发,电商封闭发展的时代结束了,政府、监管部门和产业协同创新的时代在来临。政策、法规的健全也成当务之急!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法律环境潜藏巨大的经济价值!
B2B 的深入发展,一定会触动我们的经济社会深刻的变革!
二、他山之石
截至到2013年,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如何设置的争论,在欧州、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结束,以美国代表的电商法律环境趋于稳定:
美国除五个州:特拉华州(Delaware)、阿拉斯加州(Alaska)、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蒙大拿州(Montana)和俄勒冈州(Oregon)外,其它州全部对电商征税,导致电商平台普遍增加投资改造系统开放数据,征税对象是年销售额超过1百万美元的电商,小于的免收。2013年联邦政府准备统一立法支持征税。
在原有消费者保护法基础上,对电商平台的法律约束加强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别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第二是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第三是沉淀资金和其衍生收益归用户所有。司法实践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和其它的平台用户。为适应新的法律环境,美国电商平台都通过增大投资,改造系统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由此引发成本上升和投资人收益损失,但没有抗议的舆论.新兴产业在法制轨道上和谐发展,值得国内电商企业参考。
关于电商征税争议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电商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新兴区域未征税,欧美征税对本土电商不利,后来实践发现,电商不征税对本地影响更大,从而导致争议平息。给我们的启示: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的建设,也应该放在全体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背景下考虑。
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介绍
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2013年11月份工信部评选出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342项),对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起到主体作用。
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由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骨干单位25家单位共同发起,国内数十位顶级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于2014年1月17日宣告成立。
联盟秉持相互支持、共促创新理念,广泛联合优秀企业,建立协同互惠机制,打造业界智慧平台,成为推进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创新与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联盟立足成员单位创新实践需要,集聚政产学研等各方资源,并由国内数十位顶级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致力于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项目,促成跨界跨境合作;致力于加强电子商务理论、政策、策略、方法、案例等重点问题研究,促进各方智慧共享;致力于促进电子商务前沿和关键技术创新,突破难点热点问题。
联盟密切关注电子商务发展规律与趋势,积极引导创新发展方向,适时组织热点专题研讨、专家咨询、专业培训和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定期召开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发布《电子商务创新与发展报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