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更好地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效率。
农产品流通,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它是一个既关系到民生,又关系到“三农”的问题。近年来,商务部围绕解决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等问题,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保障市场供应。
据介绍,近些年来,商务部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增强流通功能,特别是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这一功能对保障市场供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商务部门开展了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等工作,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累计支持了46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2700多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和769家社区连锁菜店的升级改造,回购回租公益性菜市场80多家,增加了流通售货点241个,全国主要城市新增售菜面积13万平方米,支持新建改造冷链物流及配送中心项目2000多个,新增冷库库容近500万吨,有效提升了流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功能。
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强化产销衔接,稳定供应链条。过去农产品的交易,特别是鲜活农产品交易主要是随机交易,没有形成供应链,这既增加了成本,也不利于稳定市场供应。针对这种情况,商务部组织实施了南菜北运、西果东送、跨区域的链条建设等工程,在产销衔接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已经打造了127条跨区域的产销链条,开展农超对接的规模以上流通企业达到800多家,70个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比例提高到17.8%,推动40多个城市开展蔬菜直销直供试点,为进一步巩固优化农产品产销链条奠定了基础。
此外,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减轻企业负担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房爱卿说,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更好地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