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专家视野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专家朱道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公路运输营改增

2016-04-22 10:10:55 来源:互联网

         4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之物流名家讲堂”开讲。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中方名誉院长、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专家朱道立作为开讲第一人,全面讲解了《公路运输“营改增”税务困境分析与治理路径》,近50位来自华东地区的物流企业家和物流专业学生参加了讲座。

 

据了解,今年5月1日,我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同时,全面推进“营改增”已被列为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是国家实现结构性减税和财税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而公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国家“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首批试点行业之一。公路运输业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运输企业进项抵扣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困惑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新形势下,随着税改进展的加快实施,公路运输行业的困境愈加明显。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朱道立教授团队从“营改增”机制的科学设计、“互联网+”运输和税务的有效管理以及“营改增”税收服务系统科学构建等三个方面展开探索,自主研发了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增”税收服务系统,将为公路运输“营改增”税务困境的治理提供新思路。

 

朱道立介绍,公路运输业“互联网+营改增”税收服务系统搭建后,一方面加强了与税务机关管理系统对接,为纳税人提供更多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通过在线税收服务解决了纳税人开票问题。另一方面,服务平台可为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全面、真实的经营数据,既降低了执法风险,又有助于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目前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增”税收服务系统在河南、重庆、江西、天津等地国税局支持下,已进行地区试点运行,成果显著。

 

其中,仅河南地区试点平台的用户主体就由初期的不足10户增加到目前的3149户,增值税发票开具量稳定增长;流动车辆代开发票金额由试点前月均291万元增加到目前的444万元,增长53%。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