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专家文库

大宗商品市场应包括五个方面业务

2016-03-10 来源:新浪财经

 

5月25日,由北京期货商会举办的“第8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网络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黄运成在论坛上表示,我们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发展的蓝图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可能实际情况的发展会和这种情况相去甚远。大宗商品市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业务,一个是现货业务,一个是非清算的OTT的业务,再一个是绩股间的业务,第四个就是期货业务。非清算的OTT业务主要是交易商对客户的,交易商之间的市场,主要是机构之间的一个市场,在剩余的头寸上,可能通过这个市场来对冲。再一个清算平台为交易者双方避免减少交易当中的风险,作为一个中央对手方进行运作。
以下是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黄运成演讲实录:
黄运成:感谢北京局,感谢大会主办方的邀请,刚才几位领导都致词了,讲的非常好。我以前是在期货行业工作过,现在也渐行渐远了,这次有机会参加这个交流,感觉既容幸也有压力。因为多层次商品市场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在研究它,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在研究这个课题。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研究的很明白,我怕在这里讲的有些东西不见得对,尤其在座的还有很多资深的专家,请大家到时候来纠正一下。
这个课题的背景是这样一个情况,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就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规模、产业规模都非常大,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也获得了“世界工厂”这个称号,有很多世界第一。但是,在“世界工厂”的背后,我们也承担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大宗商品进口的依存度比较高,08年以后对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大。另外,我们这个制造业是高耗能与低附加值的,在环境污染对人民的生活质量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方面的背景。
第二个方面的背景就是定价单的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不能承受的,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会,包括原油、大豆、矿石等等这些市场。怎么样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市场,把Made In China变成一个Trade in China。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在产业、金融、市场中间实际上是脱节的,要创造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这三者的结合、融合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第三个背景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期货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的现货市场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刚才冯主任也介绍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这个价格的使用情况还不是很普遍,是什么原因呢?相反,在政策的夹缝当中生产出来的一些地方交易所他们有一部分这样的交易所还很有活力,为当地的企业、产业提供了一些支持和帮助。但是,这些交易所未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它怎么定位?还不明确。经过两次清理整顿,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基本上结束了,结束以后,未来怎么发展,也是不清楚的一个状况。我们就想对这些不清晰的问题做一点了解和研究。因此,这个课题设想是这样,有一个目标,对我商品市场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设计出一套功能发挥完备,市场结构健全,各层次协调发展的商品市场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则体系。有两个具体目标,一个是描述一下商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蓝图,第二个目标是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这个课题分五个部分在研究,第一章简单说一下商品市场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第二、对中国商品市场做一个评估,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商品市场,包括期货市场和国际上相比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位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选了几个典型的国家,对他们的商品市场结构的情况要做一点比较研究。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商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未来的设想。因为时间关系,我可能只能捡主要的情况说一下,这是一个历史,不说了。
现在我们的大宗商品市场从目前来看,现货市场是分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等,这个是由商务部在监管的。衍生品市场分两块,一快是场内,一块是场外,场外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场内有期货,这个在座的都比较熟悉了,证监会在监管,还有一部分是地方上的大宗商品交易所,这一块说是地方在管,但是实际上监管人是一个空白。我们现货市场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区域条块的分割,规模大而散等等。期货市场也有一些问题,就是挂牌的品种少,覆盖面窄,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会涉及到。所以,我们课题的意义就是想通过发展市场,进一步协调期货和现货的互动关系,完善各类市场的功能,提升市场的效率。第二个就是弥补一下对各类交易所监管的防范风险。第三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对已经濒临城下的国际竞争提供一点策略和思考。
现在国际上交易所,我们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开放,国际上交易所通常是采取两种方式来进入这个市场。一种方式就是以理财产品的方式,涉及一些理财产品,包括纸黄金,纸原油,交易量每年也有几万亿,价格实际上和国际交易所的价格挂钩的。第二种形式设计开发以中国为交割地的方式,并且这种情况还在不断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发展我们的市场,我们面临竞争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第二部分我们就想对我们这个市场做一个评估。首先,我们要探讨一下评估的体系应该怎么建立。我们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机构,一个叫世界银行,一个叫美国电力评估机构,一个叫国际证监会组织。这三个机构都做过与中国相关的,或者与我们课题研究相联系的一些研究,但是他们都没有对商品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商品市场做过研究,我们只能是借鉴一下他们的一些想法、思路,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构造一下我们的评估体系。对多层次划分的方式上,我们借鉴了美国CFTC的一些划分方式,建立我们的评估体系,主要是将评估大宗商品市场向功能的发挥情况。不评估的着眼点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结构,一个是市场的主体,一个是市场的运行状况。那么,市场结构希望了解一下价格发现的机制是不是透明,市场的主体我们希望是看一看交易中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市场的运行状况我们看看结果是否公允,最后通过评估,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构建模块化的市场体系,第二个是探讨分级管理的方法,第三是为推进市场的发展制定一个时间表。这里涉及一些指标,也不细讲了。
这是对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我们首先看我们的现货市场。现货市场一方面是我国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占世界的比重都是很高的。最低也是40%,高的将近70%了。另一方面就是市场上这样一些地方上的交易所,有几个口径,按照清理整顿的口径,地方交易所有300多家,我们也联系过一些市场上专门有研究的大宗商品市场做一些信息研究的这样的机构,按照他们统计的口径,将近1000家,并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我们受监管的期货交易所只有3家。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期货市场,我们的期货市场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交易量应该是比较大的,但是,期货的品种到目前为止是32个品种,相比较美国的一家交易所,就CME一家交易所,它的品种是1000多家,当然包括期权。我们对1000多家的品种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它从交易实施的情况来看,在两个交易实施上分布,一个叫电子交易平台,产品的种类是能源、金属、农产品(7.72,0.29,3.90%),这个平台上,基本品种有47个,派生品种有14个,品种总数有61个。另外,在清算平台,通常它是伴着交易实施的,在这个交易平台上面,基本品种有178个,派生品种731个,品种总是是909个。整个品种在CME基本品种是225个,派生是745个,加在一起是975个,还有一些是活跃品种,这是品种的情况。
另外,再一个就是中国商品的期货交割,结算方式上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交割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物交割,一种是现金交割。最终结算价形式也有三种情况,一种叫以期货的结算价作为最终结算价格,第二种是各现货价格,或者现货价格指数作为最终结算价,把最终结算价和交货方式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有四种类型了,一种是实物价格,以期货结算价为最终结算价的,我们32个品种全部是这样一种形式。在实物价格里面,以现货价格,或者现货价格指数作为最终结算价的,美国有20种,我们没有。在现金交割当中,以现货价格为最终结算价的,美国有211种,我们没有,在现金价格当中,以现货价格指数为最终结算价的,美国有649种,我们没有。所以,我们的最终交割方式和结算方式都比较单一。当然,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有一些不同,实物交割里面要有交割户的设计,合约的设计,交割户的选址等等,现金交割就是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动就考虑的比较紧密了。
还有在市场结构的比较里面,我们还想看一下一些主要产品合约它的期限的时间长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我们选取了四种主要的产品,包括铜、白糖、强麦、豆油,铜合约的最长期限是12个月,也就意味着近期的价格发现能力是有的,但是境外交易所,最长的合约是60个月,就说明它远期的价格发现能力是有的,而我们这方面相对缺失,其他几个品种也是类似的。当然,远期合约价格发现的过程中,通过做市商这种形式实现,如果没有做市商,交易的活跃成为可能会存在一点问题。
再一个我们看市场运行情况,期货的交易量,通常我们国内说的一些数字都是双边计算的一些数字,我们选取那些对应的数字,把它双边变成单边做了一些比较,除去白糖和棉花以外,这是2011年的数字,不是2012年的,因为我们研究的时候,2012年还没有数字,到现在没有补这个数字。初期棉花和白糖,其他的品种交易量都远低于国外的同样的品种。持仓量说明你套保能力的一个反映,红色是国外的,我们这些和国外相比,也都远低于国外的持仓量。近交割月的持仓量,它反映市场的流动性的问题,我们发现比如我们以白糖为例,近交割月持仓量基本是很少,远交割月还有一些。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我们发现因为你在交割制度当中,特别是一个税收制度,有一些自然人不能够开增值税发票,近交割月以后,自然人都退出了,企业又很少,所以流动性就缺失了。另外一个指标就是换手率,这个就反过来了,我们主要的产品换手率都高于国外同类的产品,说明我们这个市场投机性还是比较浓的。这是刚才几个比较的一个结论。
大概简单说一下这个结论,就是我们这个市场从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从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加深,在一些具体的环节,比如说交割环节,结算方式的环节,合约的设计环节,税收制度的一些环节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当然,这里边我们在感觉上,可能也有这样一些错位,就是发展理念上我们也有一些错位。比如说市场层面,我们对微观市场的发展可能比较重视,但是对产业的发展,对宏观的发展,怎么在宏观上的应用这个重视相对不够。在产品上,我们一直是强调产品上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是对系列产品,在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提升方面的重视还是不够。在效果上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把风险放在第一位,而对有效利用期货产品,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带来的整体的作用,核心的作用重视不够。当然,我们制度上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里边就列了一下,联合审批制,我们目前上市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需要很多部门来批,外汇制度、增值税制度、商品期货交割仅限于实物价格,限仓制度等等其他的一些,就是具体说一下增值税的情况,这个也不说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对国际上的一些商品市场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根据市场情况,我们选取了四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印度。美国它的基本的特点,美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它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相对比较成熟,是我们参考的一个标杆。美国从立法上来讲,一直是随着市场的变化立法不断的调整,像1935年确立了《商品交易法》和《证券法》的确立时间差不多,美国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这个是1936年颁布的《商品交易法》,并且它是把商品,我们的一些法是期货,它叫《商品交易法》,它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它涵盖的范围是更广泛的。美国1974年设立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颁布了《国会修改商品交易法》,2000年颁布了《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案》,2010年又颁布了《多德富兰克法案》(音译),在《多德富兰克法案》之前是这样的三个结构,一个就是指定合约市场,另外是非交易实施货面商品的交易,这个交易实际上是根据交易合约的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和流动性的状况而区分的。它也是在一个交易平台上来交易,利用一个电子交易平台。还有一个货面的交易市场,主要是在场外,完全的场外,一对一的交易了。
《多德富兰克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市场又做了一个区分,中间层一部分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上浮到指定合约市场了,一般标准化比较低的就完全放在场内交易了,希望场外的产品清算到场内来。英国市场跟美国有类似,特别是最近的改革金融监管委员会,原来叫金融监管局,它是在央行外面,最近改革把金融监管局放在央行里面了,因为它考虑到,虽然是微观的见面,但是微观的监管跟宏观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一些宏观的影响,所以它把金融政策委员会分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叫审慎监管局,一个叫金融行为监管局。审慎监管局实际上是对宏观问题的监管和防范,金融行为监管局主要对微观情况的监管,它是一个混业监管的一个市场了。
日本市场简单说一下,日本市场它的特点就是说,从监管上来讲,以前这些监管都是放在大藏省,后来重新建立了一个金融监察厅,它是直接隶属于内阁法,就是它属于国务院的,它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混业监管。在期货市场的监管中,把期货产品分为金融和期货,在监管上存在一个分割的情况,这种监管措施的严格,使得这个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交易市场不是那么活跃。
印度市场也是我们选择第四个参考的对象,印度市场应该说发展的历史还是比较久的,它从1875年就成立了交易所,在前几年,像战乱时期主要是一战、二战时期,它受到一些影响,到了后来就是严管时期,主要是二战以后,到1970年这样一段时期它比较严格,到1970年以后,它进入到放松监管的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以后减除了对所有期货商品的交易的禁令,并且成立了三家全国性的期货交易所,这三家全国性的期货交易所,从交易量来看,大概占全国交易量的99%,另外还有16家地方性的交易所,他们的品种也是非常多。应该说印度发展的特点还是很有特色的市场。从市场层次上来看,它有一个中间层次,中间层次有存储市场、抵押市场,全国性的交易所,通过控股中间层和现货市场之间发生联系。
通过四个国家的一个比较,我们看在市场的层次上来基本相近,都有期货市场、中间层的场外市场,还有现货市场,商品市场一个大的结构是这样一个情况。那么,监管上各有一些特点,对期、现货之间的互动也有不同的形式。比如说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互动,我们大概总结一下,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种形式就是期货交易所直接经营现货市场,这样一种形式,像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APX-Endex这个市场,另外就是期货交易市场通过参股整合现货市场,巴西交易所属于这样一种形式。第三种形式就是期货交易所与现货市场中间通过一种业务合作的形式进行。这里面有五种方面,比如期货交割价,由现货加权平均交割价决定,第二种就是大多数货物通过期货市场来进行交割,还有少量的剩余的货物通过现货市场进行交易,第三、第四种形式就是以现货市场形成的现货价格指数为期货市场的最终交割价,CME的电力合约是这种形式。第四种就是地方机构编的现货价格指数来作为期货市场的最终价格价,这是第四种形式。第五种形式,期货场外市场通过清算平台跟交易所进行合作。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发展的蓝图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可能实际情况的发展会和这种情况相去甚远。大宗商品市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业务,一个是现货业务,一个是非清算的OTT的业务,再一个是绩股间的业务,第四个就是期货业务。非清算的OTT业务主要是交易商对客户的,交易商之间的市场,主要是机构之间的一个市场,在剩余的头寸上,可能通过这个市场来对冲。再一个清算平台为交易者双方避免减少交易当中的风险,作为一个中央对手方进行运作。
我们的现状是什么呢?我们的现状现在是现货市场是各个地方的市场,期货市场是目前三家期货交易所,中间这一块就是地方交易市场,或者地方交易平台。地方交易市场或者交易平台,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种相当于有类期货这种模式,一种是完全的现货市场。那么,现状的模式,像未来的发展,可能是我们设想的一种情况。
那么,这个市场各个层次之间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比如现货市场,组织者是地方交易所,就是现货的交易所,可能主要参与是产业客户,OTT市场,它的组织者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交易商,产业客户等等这样一些组织者和参与者。机构监事长,就是期货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清算平台参加者主要是为各类机构服务,标准合约市场,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就是期货交易所和各类投资者。
交易的各个层次之间的资产和交易产品是什么形式呢?现货就是现货产品了,中间的三个平台就是它基础资产是从农产品战略性产品以外的其他的一些基础资产,交易的产品应该是互换远期,场外的期权为主的一些衍生品,标准合约市场,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各类基础的资产,和各类期货,像期权产品。在监管上,根据市场层次的不同,监管的松紧性应该是从上到下逐渐放松的一个东西。我们设想应该有一个转板的制度,相当于现在的新三板的情况一样,应该有一个转板的制度,在标准合约市场当中,如果产品不活跃,可以拿到下面去交易。在一些场外市场,如果产品活跃了,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它也可以往上,往上升板,现货市场也有类似的功能。
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从交易所来看,我们感觉是几个方面:一个方面从监管上应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的干预,让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从业务发展上来讲,应该是在产品上市机制方面要进一步的市场化。在清算交割的方面,应该考虑多种价格方式。在组织形态方面,应该向公司化、股份化方面发展。地方交易所应该逐步纳入统一的监管,并且能够建立分级监管的制度和合约转板的制度,明确它的法律的制度,明确它的法律地位。在期货公司方面,随着业务范围不断的拓宽,鼓励它做大、做强。可能一部分通过上市这种途径做大、做强,一部分通过购并这种形式,还有一部分可能通过吸收新的战略投资者,或者参与者来做大、做强。其他的金融机构,有可能会发放期货经济业务的牌照,发放做市商的业务牌照,但是要建立这种风险隔离的制度。这样一来可能整个期货行业就不仅面临着本行业的竞争了,米可能还面临着来自期货行业以外的机构的竞争,竞争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了。当然,在制度方面,可能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总的方向是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样一个方向。还有一些监管的政策措施,这个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介绍了。就把大概的一个思路跟大家交流一下,可能很多地方讲的是不对,或者讲的是错误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