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品资讯 > 能源

煤市困局依旧短期难有改变

2013-05-1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煤炭市场“内忧外患”的境况短时间不会改变,甚至下半年可能还要进入更加困难的时期,整个行业形势比较严峻。

  刚过“立夏”,天气日渐转暖,但是煤炭市场却怎么也“热”不起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发电用煤的需求减少,大量煤炭新增产能仍待消化,以及低价进口煤冲击愈演愈烈等问题。上述因素令当前煤企“寒冬”困局仍在继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这种“内忧外患”的境况短时间不会改变,甚至有专家预测下半年可能还要进入更加困难的时期,整个行业形势比较严峻。

  减产停产煤价跌跌不休

  “4月,各地煤企大幅下调煤价后,市场气氛依然不见好转。随后,近期开始大矿承压调价,小矿限产停产。”煤炭分析师张志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民营煤矿为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有35家煤炭企业,目前停产的有17家。而以国有大矿居多的山西省,大多民营中小煤矿已经处于停产当中。”以山西地区为例,山西临汾地区洪洞县陆合集团所属煤矿自上次煤矿安全事故后,就处在关停当中,至今未复产。整个洪洞县只有晋煤集团的一个矿在生产,临汾其他县市煤矿生产正常。洗煤厂大部分已停产,也没有进煤计划。吕梁地区很多中小煤矿也处于停产当中,生产成本过高,销售收入又不足以弥补差额,部分煤炭产品价格倒挂。

  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6.5亿吨,其中山西省产煤8.7亿吨,内蒙古产煤10.8亿吨;两省占比全国产量的53.4%。由此可知,上述地区的减产停产对行业冲击有多大。

  以上现象并非局部个例。在山东,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也开始有计划减产,兖矿部分矿井的采矿工作小组增加了采矿时的休息时长。在河南,多家煤炭企业商定向政府提出“煤电互保”方案,要求政府出手提倡省内电力企业优先使用省内煤炭,即使这样也没有避免河南煤企的降薪潮,预计减产势在必行。

  “煤市的不景气,让煤价跌跌不休,煤矿主产地停产、限产现象普遍。由于受煤市疲软、成本压力较大、开采监管较严等因素影响,多数小规模露天矿仍处停产观望态势。”动力煤分析师刘冬娜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补充说。

  而下游市场也并不乐观。刘冬娜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下游开工率不高,水电开始挤占市场份额,需求短期内不容乐观。当前下游电厂库存仍处高位,且开工率在低水平徘徊,现在整体经济仍在复苏过程中,社会用电量难有大幅提升,煤炭需求保持低速增长。据相关人士透露,贵州黔西中水发电公司电煤库存约62万吨,4台机组全部生产,机载负荷80℅运行。安顺电厂等多在60%负荷运行。山东电厂负荷基本维持在70%左右,可用20~30天。湖南、湖北及江西等地因水电出力,火电市场份额被挤占现象相对较明显。

  进口煤让煤市雪上加霜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资深专家李朝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为降低购煤成本,现在国内部分大型电企纷纷采购进口煤,4月进口量环比3月或将小幅增加。“进口煤价格较低,即便考虑运费,到达沿海港口的交易价格也明显低于国内煤炭价格。这就刺激了消费厂家和煤炭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国际煤炭生产商看到中国进口煤的市场需求潜力,也在进一步加大中国煤炭市场的开发力度。反观国内,铁路运价的不断提高,增加了煤炭交易的物流成本,降低了国内煤炭产品在沿海市场的竞争力。这就导致了国内煤炭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国内煤企的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降价“稻草”能否扭转颓势?

  “5月虽已入夏,用电量却未见好转,煤炭需求难有提振,煤炭生产企业迫于压力,已经开始下调5月份煤炭出厂价格。”张志斌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5月以来,用电量需求依然不旺,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数据显示,全国日发电量维持在130亿千瓦时的低位,电煤采购不积极。同时,炼焦煤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焦化厂、钢厂及社会总体库存高企仍将压制价格。各地煤企陆续降价,山西长治潞安集团高炉喷吹煤5月下调50元/吨,漳村矿、常村矿均报价850元/吨;记者从河南神火集团获悉,5月刘河矿一级精煤出厂含税价跌50元/吨报980元/吨;河北开滦集团主焦煤出厂含税价下调50元/吨报980元/吨;山西焦煤霍州5000大卡动力煤下调50元/吨报350元/吨。

  刘冬娜对导报记者说,当前煤企面临多方面的问题,煤企欲转型,短期内仍是难事,所以当前更多的是采用压低煤价,通过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因此地方煤企价格竞争或将愈演愈烈。今年大秦线检修虽一定程度上促使环渤海地区港口煤炭库存有所下降,但因水电出力增长及下游电厂开工率不高等因素影响,预计检修结束后,各港口库存将快速回升,煤价继续承压,当前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指导价605~615元/吨,整个5月有望降到600元/吨以下水平。

  刘冬娜表示,动力煤已完全变为买方市场。下游耗煤需求减缓,库存偏高,采购积极性弱。大型火电企业多已收回电厂自主采购权,且多处观望状态。随着各地进入丰水期,长远来看,动力煤需求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