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品资讯 > 金属

融资铜交易庞大 进口量明显下滑

2013-05-14 来源:汇能网

        目前已经有初步指标显示进口潜在改善的迹象,比如3月份月均沪伦比出现明显改善,对应内外价差缩窄甚至出现套利窗口打开;从贸易升水近期持续走高的情况来看,也可能表示了国内精炼铜进口需求的环比改善。

  中国铜库存仍较高,去库存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正是去库存的后半程,但考虑到数月以来铜进口规模低迷,我们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在2季度保持3月以来的弱复苏态势,那么2季度后半程国内有可能出现小幅补库行为。从季度环比变化的角度看,2季度需求回暖,进口规模有可能环比有所回升。

  中国4月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21%,表明4月份精铜进口环比下滑2万至2.5万吨至约19.5万至20万吨。

  从第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的数据来看,保税区铜库存规模明显下滑,由前期的约8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下滑至目前的70-72万吨左右,证明这段时间加大了国内的精炼铜供给;也正因如此,国内铜进口量持续同比回落。海外交易所铜库存的大幅上升,我们认为也间接反映了中国需求疲弱,进口规模下降的变化。

  进口环比下降反映出中国消化上期所和保税仓在2012年积累的库存的能力,以及3月底至4月初港口罢工引发的智利出口下滑。已有初步迹象显示在3月份小幅上升后,4月份中国表观需求大幅增长(表观需求=精铜产量+净进口量-库存估测变动),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库存的大规模下降。而表观需求的预期上升符合2013年一季度铜材产量强劲增长以及4月份需求进一步升温的业内传闻。

  铜进口同比大幅下降则主要由中国规模庞大的融资铜交易推高了可比基数所致,融资铜规模在2012年中期下滑,此后未达到近似规模。由铜精矿进口量上升引发的国内精铜产量上升也拉低了精铜的进口需求。

  这种融资行为通常在银根缩紧的情况下发生,且不少短暂贷款通过多次操作。近日国际国内铜价持续暴跌,令市场担忧铜贸出现此前钢贸资金链断裂式风险。“融资铜”使进口铜在中国保税区库存超高,并进而导致沪市期铜价格远高于伦铜期价,从而形成了一个潜在“堰塞湖”。铜价暴跌会引起铜市低迷,进一步加大融资铜爆仓可能性。然现在融资铜已经还是收紧,暂时可控。

  5月份之后的中国铜进口前景最近变得更加疑问重重,因为目前还不清楚5月5日外管局公布的外汇管理新规将对融资铜交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中国融资铜交易全面终止,则可能引发精铜净进口下降,不利于上海保税仓升水,并导致LME和上期所套利窗口关闭。


友情链接